暑期“三下乡”(1)走进井冈山,铸就青春梦

作者:   点击:2257  

 


        610日,我校空乘专业10名女生,拖着行李,带着嘱咐,满怀期待的踏上了开往井冈山的列车……

    本次井冈山社会实践团,是我校受到共青团中央直属的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邀请,参加2015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点团队,是培养广大青年学子理想信念、坚定梦想的一次革命洗礼。基地地处革命老区井冈山,致力于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和良好作风养成的教育培训基地,规格高,受众面广。我校10名志愿者在接受为期三周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培训后,将带队来自五湖四海的奔赴井冈山社会实践的青年学子,开展实践活动:如重温光辉历史、寻访先辈足迹、传承革命信仰、投身社会实践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他们重新审视人生价值,重塑高尚的理想信念。因此,本次社会实践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毕竟是一次为期三个月的远行,行李多且重,有的同学是第一次出远门坐火车,作为带队老师的我,多少有些担心她们会吃不了苦,然而,一路上同学们独立懂事、彼此关心、互相帮助、和谐欢乐,还提前进入状态开始在车厢里唱起了红歌,让我原本悬挂的心渐渐平静了许多。

    基地非常重视本次合作,特安排专车早上八点就赶到吉安火车站接我们,因为火车晚点,我们11点才坐上了开往基地的专车,沿途风景秀丽,云雾缭绕,我们辗转盘旋了近两个小时的山路后终于在中午130到达井冈山教育基地,下午两点半就要开始培训,只有一个小时时间,同学们匆匆吃了午饭后,迅速办理入住,行李扔进房间,换了身衣服,甚至来不及喘息一会儿,便开始了下午的培训。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培训沿袭了中国革命的良好作风,高强度的培训和思想教育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都是一个考验。下午安排了两场培训,分别是三湾改编课程和红歌教学课程,六点多结束后同学们匆匆吃了饭回宿舍领生活用品,七点马上又开始了晚上的课程,一直到近十点才结束,回去洗漱收拾行李后已到午夜……这是她们到基地第一天的生活,节奏紧张,任务繁重,同学们与来自各地的15名大学生一起,被编成四个班,接受同样的任务和考验,虽然肩上压力山大,但她们都暗暗为自己鼓劲,也悄悄下了决心,绝不输给大学生。

    第二日早饭时,我问她们睡的好吗,她们纷纷表示早上五点就起床背稿子了,因为手头上有30多页的讲解稿,要在几天后考核,话语间没有半点抱怨和牢骚,有的只是互相鼓励打气,彼此化压力为动力。接下来就是一天的军训,期间,无论是吃饭的间隙,亦或者短暂的休息,我都能看到她们手里捏着稿子,嘴里念念有词,是的,她们在利用一切零碎时间背稿。晚上陪着她们进行第一轮的红歌考核,四首红歌,有两首是江西民歌,每一句的调子就像井冈山山路,十八个弯,极度难唱,她们硬着头皮,用手机录下来,反复的听,反复的练,不服输的精神支撑着她们一定要在当晚全部考核。

    第三日,是我们10个学生主讲的礼仪培训,同学们充分展现了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穿上制服,挽起头发,气场强大又彬彬有礼,从个人礼仪到职业礼仪,再到志愿者礼仪,同学一边讲解一边演示,专业、精准,在场的带班老师和大学生们都跟着学习和示范。基地教学部卢处长高度称赞她们的精神面貌和专业表现惊艳,甚至超过了大学生。

    由于学校监考任务,我就要赶回厦门,短短三天,我都有些许不舍,看着她们一步步经受炼狱般的挑战,感动之余也颇多感触,“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革命的圣地,每一条路、每一道水都流传着特别动人的故事,每一座山、每一棵树,都可能蕴藏着非常悲壮的史诗,每一处革命遗迹,都承载着非常厚重的信仰。”如青少年基地工作人员所言,到井冈山的一处地方,都能感觉到自己是受教育的,灵魂能够得到洗礼,相信经历这三个月接受革命教育,我们的学生一定能不负重任,带领全国各地的青年学子和受培训学员一同坚定革命理想信念,为自己的人生留下最充实、最有价值的回忆。同时,通过她们的努力,也让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在全国青年学子和干部中进一步扩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