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丽公开课:探究修辞运用现象,体验语言表达魅力

作者:   点击:3070  

  

 

426日上午,语文组黄丹丽老师在校录播室执教《修辞无处不在》校级公开课。

《修辞无处不在》一课是《语文》必修第二册中梳理探索模块的教学内容。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修辞在语言表达中无处不在。黄丹丽老师从一则集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趣味气象提醒短信导入,引导学生注意语言表达中无处不在的修辞现象,进而从理论上梳理了修辞的定义、修辞的分类等知识,接着,组织学生依次探究语音修辞和词语修辞的表达效果,最后进行互动训练。整堂课设计得富有层次,条理清晰,课堂组织有条不紊,各环节推进有序,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动静得宜,能力训练难易恰当,师生互动亲密活泼,总体上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授课中,黄丹丽老师运用了丰富多彩的的修辞例句,帮助学生梳理和理解修辞的有关知识。从《诗经》的经典名篇《关雎》、到唐诗《春晓》、再到现代诗《再别康桥》、乃至当代流行歌曲《东风破》、《千里之外》,从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到儿歌“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再到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台词“官不聊生”,乃至同学们平时对话的口语“见利勇为”,各种修辞例句黄老师信手拈来,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引导,激发了同学们参与的兴趣和热情,相应的能力训练设计正好趁热打铁,巩固知识,提升修辞运用能力。这一堂课使同学们在对修辞运用的探究和训练的过程中对于各种修辞的表达效果有了更多、更细的体验,深深感受到了修辞运用给语言表达带了的无限魅力。

黄丹丽老师是语文组的年轻教师,任职四年来教学业务水平在稳步提升。2015年她与信息部骆碧茹老师合作的教学设计《我的空中楼阁》获得厦门市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2016年又在厦门市中职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这一堂课,是黄丹丽老师亲和自然、活泼风趣的个人教学风格的一次展示,同时是语文组青年教师业务成长的一个生动镜头。

语文组教研组长陈慧娟老师组织了公开课的观摩和研讨,语文组刘明、刘永良、郑礼平、莫娉婷、陈群等多位中青年教师及其他教研组部分青年教师参加了观摩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