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工商旅游学校2020年工作要点

作者:   点击:4612   日期: 2020/4/4 11:34:37

2020年,我校总的工作方针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深化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为我校“十三五”规划的完美收官,为厦门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决胜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严防死守,确保学校新冠疫情防控万无一失

1.严格落实上级和地方相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细化“两案八制”等各项防控制度建设。

2.加强健康宣传和教育,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加强对学生及教职员工的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3.储备必要防控物资,建立隔离体温测试区和隔离教室,开展应急模拟演练。

4.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加强通风换气,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加强垃圾分类管理,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及学生手卫生措施。

5.鼓励教工积极参与防控志愿服务,积极捐款抗疫。

二、坚持和完善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深入开展大学习、大宣讲,重点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发挥党建e 家平台、学习强国平台的优势,举办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干部培训班,以汽车专业支部为榜样,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旗帜鲜明地狠抓廉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制订学校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纵深推进我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持续保持良好的政治生态。

4.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效提高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管理和运用技术手段能力,不断提升应对处置网络舆情的工作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扎实做好我校政治安全和校园稳定工作。

5.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官网、公众号、招生宣传等媒体,办好2020年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加强与《中国教育报》等省级以上媒体的互动,多渠道深度宣传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升学校美誉度。

6.进一步发挥我校在礼仪教育、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多措并举助力文明校园建设,着力打造文明校园特色品牌和“爱心示范校”,高质量通过省文明校园届末考评验收,为厦门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进一步提升立德树人水平

1.深入组织德育骨干研修,举办班主任培训、论坛和岗位大练兵活动,发挥班主任工作室和青蓝工程效能,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师个人言行和育人行为,完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

2.以星级评价制度为载体,系统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福建省中职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为指导,借助学生成长导航平台,完善学生德育规范和统一评价机制。

3.围绕“礼仪校园”“酒店式校园”的建设目标,探索礼仪教育、校园酒店式管理内涵和外延的拓展,进一步构建富于特色的校园德育文化。

4.加大心理健康软件建设,采购心理仿真体验系统和心理健康自助与检测系统。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机制,重点关注和帮扶心理健康特殊群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5.健全家校社“三位一体”育人体系,进一步探索创新 “三全育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途径和方法,建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平台,形成全方位的教育合力。

四、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高分通过省级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验收抢占职业教育的制高点,确保学校进入福建省职业教育“双高”建设行列

2.加快校基础能力建设,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完成1300万元年度财政专项。大力配合有关部门新建学校教学区与宿舍区天桥工程,确保年内竣工。想方设法推动扩建项目综合楼审批进程,力争早日立项

3.在线教学、质量管理、教研提升等多措并举,力争2018级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再上新台阶。

4.积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力争新增会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商务英语4个“3+2”五年制高职专业多方奔走,努力探索开展“3+4”(中职与本科)贯通培养试点的突破

5.大力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创造条件帮助更多教师参加素质提高计划培训

6.深化已开展的1+X证书制度4个专业试点工作,推进1+X证书制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考证考核工作智能财税、网店运营推广两个专业考核站和学生等级证书考核的申报工作。

7.加强各级骨干专业建设,做好市级特色专业群建设,深挖内涵,紧密结合当前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一部一专业一品牌工程。

8.模范做好现有4个市级现代学徒制项目建设,扩大2020级现代学徒制班级办学规模,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9.积极对接集美厦门软件园三期翔安航空产业园旅游产教融合先行区等厦门经济建设重点区域,大力开展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和职业教育集团协作,实施校企深度合作项目。

10.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11.积极备战各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力争多点开花摘桂冠,摘金夺银创佳绩。

12.加强与台湾职业同行开展学术和技能交流。

五、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1.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持续深化“不忘初心使命三项主题再提升”活动,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激励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以庆祝 36 个教师节、班主任培训、党员培训等为契机,加强师德典型榜样宣传学习,讲好师德故事,大力弘扬高尚师德。

2.深入贯彻《中共厦门市委 厦门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大教师量化考评制度、专业部二级管理、教学常规管理细化措施力度,推进教师管理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效果。

3.发挥庄敏琦、郑波“名师工作室”、省级名师、省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继续实施“青蓝工程”,组织教师参加2020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全市教师岗位大练兵等活动,以实施线上教学为契机大力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举办近10年入职青年教师技能提升培训班,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在论文、课题、著作方面实现新突破,争取成为市首批20所教师发展示范学校之一

4.以核增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改革为契机,进一步落实按劳分配,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以正能量引导广大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形成“努力干活的老师有市场”的良好氛围,以保障教师待遇并促进学校发展。

5.以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校领导下基层等形式加强与普通教师的沟通,热心为教工答疑解惑,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团体辅导,开展“五必访”等,做好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教师大病资助等,助力教职工身心健康。

6.大力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推动各项涉老服务工作的落实,满足我校广大离退休老同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健身需求,提高他们的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

、系统推进教育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

1.按照省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业水平考试、高招制度改革,修订我校综合学分制、德育学分制等,强化学生的过程评价,建立多元、多层、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制度体系,促进学生成才成人。

2.整合学校现有各大平台系统,建立统一身份认证,推进学校基础数据平台建设,为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打好基础,并力争发展成为市智慧校园标杆学校。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宁援疆和闽西南协同发展线上教学工作。

3.推动教师和管理者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促进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

  4.加强与德国大盖劳职业学校、法国尼斯职业技术学校CFA卡洛斯(校区)的联系,探索互联网远程交流学习新模式。

5.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教育,提高校园普法水平。创建市首批现代学校制度示范校,切实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水平。做好学校章程修改的意见征集、论证、律师咨询、教代会讨论、公示等各环节工作,依法治校示范校达到高标准

6.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文件,构建相对统一、完善、可行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梳理政府采购、内控管理、工程建设等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规范项目有序建设、有章可循、有案可查。

7.以实施教学诊断与改进改革为契机,发挥督导室的主观能动性,加大第三方评价的引入,推进学校教育督导工作往前发展。

8.提高“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治进一步完善应急演练与处置深入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平安校园”创建和校园综治考评为目标,定期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加大综合治理力度。

9.2020年为脱贫攻坚之年,加大对翔安分校、宁夏西吉职业中学、新疆吉木萨尔职业技术学校的帮扶力度,深化与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结对校的交流合作,加强与国内外职业学校交流,发挥我校的示范辐射作用。

岁月如梭,职业教育后示范时代悄然来临,学校工作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让我们肩负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齐心齐力划桨,强力推动“工商旅游号”温馨大船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