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后,如何帮助学生学会与家长沟通

作者:心晴姐姐   点击:3231   日期: 2020/9/25 15:02:58

复学之后,学习生活从线上回到了线下,一切进入了正轨,但是小王的妈妈似乎还是对他放心不下,在家里不时地催促:“怎么还在看手机?”,“怎么还不去写作业?”,小王对于妈妈的唠叨感觉很烦,有的时候急起来顶撞妈妈,妈妈更生气了,小王只好改变策略,默默不回应,结果越是沉默,妈妈越是唠叨,小王觉得很心烦,这该怎么办呢?

小王妈妈的行为背后其实是她焦虑的情绪,焦虑背后是对孩子的各种放心不下和牵挂,因为焦虑加上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唠叨经常成为很多父母表达爱的方式。而孩子往往常用顶撞或是沉默来应对,结果,越是顶撞,越是沉默,家长感受到的是不被尊重孩子的冷漠,也就越发焦虑,唠叨越会不停。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如何帮助学生学会与家长沟通呢?

1.会读懂父母情绪背后的秘密

叨背后是焦虑,但焦虑背后是牵挂。很多时候,唠叨背后其实是父母对孩子爱的语言。“不要一直盯着手机”可解读为:我担心一直手机会影响你的视力,也担心影响你的学习和生活。“作业写了吗?”可解读为:我希望你能自主学习,自己能做好时间管理,也让妈妈放心。“早点睡觉”“快点起床吃饭”可解读为:你的身体健康对我很重要...如此种种,每个父母的唠叨背后都凝聚着对儿女的各种牵挂。

2.运用非暴力沟通,明白他人,表达自己

抛去先入为主的对别人的评价,通过观察、用心倾听他人和自己的感受、明白自己和对方真正的需要是什么,然后去满足他。例如,面对妈妈不停的唠叨,你可以表达:“妈妈,您已经第七次催我了(观察,陈述事实),我其实知道您很焦虑,怕我不自觉,影响学习,但是您一直唠叨会让我觉得很烦躁,而且不被信任(表达感受),我刚刚其实已经做了很久作业了,想放松一下,我希望能自主安排自己的时间(表达自己的需要)。不然这样吧,晚上睡觉前,您再来检查一下我今天的作业情况,可以吗(提出具体的请求)。”表达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点:(1)在调整好自己情绪的前提下,心平气和的去沟通;(2)在表达自己的感受之前,先共情妈妈,表达自己看见了妈妈的感受,如例子中:我知道您很焦虑,怕我不自觉,影响学习。

3.学会为自己负责

 母的所有唠叨背后的期待其实归根结底也是希望孩子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其实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不仅让父母安心,更是让孩子自己安心。不妨用行动向父母证明自己可以有自主安排的能力,让大家都安心,也就会避免很多冲突。例如:可以制作时间管理表或者待办事项便利贴,将之后自己时间管理以及任务完成情况的成果可视化,呈现给父母看,一方面让父母发现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心安则家安;另一方面也强化了自己继续为自己负责的动力。

4.增加亲子互动透过行动增进彼此的了解

  周末的时光,可以和居家抗疫的日子一样,放下手机,多一些和父母的亲子互动,比如帮助一起做家务,向妈妈学做一道菜,可以增加妈妈也能增加自己的成就感,拉近亲子关系,还可以帮忙做做卫生,洗洗衣服,参与亲子运动,另外,亲子互动也是亲子沟通的良好时机,可以择机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和谐的气氛下,更容易达成亲子间良好有效的沟通。

640.webp (1).jpg

责任编辑:林龙欣

文稿来源:心晴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