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后,如何做好上班前的心理准备

作者:心晴姐姐   点击:3032   日期: 2020/9/25 15:04:16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很多省市陆陆续续结束了延长的寒假,小张老师的学校也即将迎来开学。本以为开学了会好很多,结果却感觉更糟。自从知道复学时间后,小张老师每天都紧张,担心集体聚集后自己或同事、学生是否会感染新冠病毒;担心防疫工作会否哪一步做得不够细致,作为班主任责任重大,生怕对家长对社会难以交代;全班戴口罩上课互动起来看不到学生的神情、学生课堂学习效果难以评价;疫情长时间居家好不容易适应了松散的作息和安排,内心反倒有些排斥复学。整日里内心惶惶,本就因疫情和线上教学而头疼、焦虑,马上要开学了反而更加的不安和紧张。

我省自 2020 年 4 月 7 日起分类分批、错时错峰开学,中职毕业年级5月6日开学,此次的开学跟以往相比有些特殊,在疫情没有彻底消除以前,为了保障师生安全和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秩序,学校防疫是学校开学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校园防疫会有很多举措:师生体温晨检、午检制度;校园定期消毒制度;学生出勤报告制度等等,其中的挑战和压力并不亚于疫情期间的危机应对和线上教学。教师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教育是需要大量情感投注与注意力投放的事业,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中流砥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平稳的心态,以应对复学后的心理适应及学生管理问题,为了预防和减少教师复学后适应不良反应的出现,也为了让教师顺利度过心理缓冲期平稳地进入复学新阶段,建议教师在复学前做好以下心理建设:

一、觉察自身,梳理情绪

疫情持续两个多月,对广大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心理冲击,更是把教师逼成了“十八线主播”,不少教师出现了懒散、焦虑、线上教学压力大等消极心理。复学前教师应学会梳理自身情绪状态,正确认识疫情及其影响,正常化各种不适应的反应,接纳不同情绪,通过调整心理预期、做些有意义的事等修整好心情,为复学维持平稳心态

二、设计未来,恢复正常

疫情延长的假期中,即使有“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活动,教师的生活和时间安排也比正常教学期间更为松散和自由,临近复学,应提早告别休假模式,提前一周每天做些与工作相关的事情,合理作息,正常饮食,规律生活,提早做好回归的准备。身心一体,照顾好身体,情绪也会随之变好,免疫力提升,为复学的身体劳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合理认知,理性担责

正确看待社会和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和“道德高位”认识,评估自己的知识能力,承认面对疫情和复学自己也会有如学生一般的恐惧心理,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有能力限度,也有身心需求。教师要正确认知自己工作的责任和能力的局限,做自己能做的事而不是希望做的一切事,不“大包大揽”过度承担责任,以免给自己太大压力和负担

四、建立和强化社会支持网络

人是社会性的,需要群体与组织的支持和庇护。教师要善于挖掘身边的人际资源和社会支持资源,建立和强化社会支持网络。增进与家人朋友的沟通与交流;面对复学的新挑战,多与同事相互支持、分享感受;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复学遇到的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寻求社会支持和帮助。


资料来源:《抗疫复学后教师助学心理指南》

文字来源:我校心晴工作室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