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亲子冲突(家长篇)

作者:心晴姐姐   点击:7504   日期: 2020/9/25 15:04:22

如何缓解亲子冲突

2020年1月开始,新冠肺炎疫情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延续至今。学生们也迎来了史上“最长寒假”,可是,随着寒假在家时间变长,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家里天天在上演“亲子大战”。“作业写完了吗?怎么又在玩手机”“天天就知道打游戏,学习了吗?”家长们很苦恼,孩子们更苦恼,本是亲人却好似变成了愁人一般,这可如何是好呢?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心理防线都亮起了灯.个时候恰恰是学习亲子相处的好机会。

No.1父母为何如此焦虑

●特殊时期,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家长也是如此。他们也会有很多的压力,他们的工作、生活也偏离了常态。如果家长是医护人员、警察、社区工作者,他们还要坚守岗位。还有的家长需要照料生病的家人,很多家庭还会面临被隔离的问题,生活充满不确定性,还要面对病毒的危险性,还要照顾老人孩子,等等。生活一下子不再平静,家长同样需要经历一个阶段,才能让自己回归到内心的平稳当中。在整个过程中,父母也会出现前面提到的很多情绪、认知和行为的影响。他们也会有焦虑、害怕、愤怒、担心,也会有各种想法,会有睡眠饮食的问题等等。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在平常的生活中都是有张有弛,有的上班,有的上学,互相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还会有自己一定的生活空间和社交网络。而在疫情当中,在物理空间上,我们大多数人只能和家人待在一起,生活中缺失了很多部分。如果家人之间能够互相尊重彼此的边界,知道给彼此留有一定的私人空间,同时又能够在家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这样有边界、有弹性的家庭氛围才有助于家庭成员的适应。如果没有这个边界,或者突破边界,往往就容易引发一些冲突

No.2父母的唠叨有何负面影响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逆反心理比较强,你越想让他去做的事情他就偏不做,从而突显出自己的独立自主意识,疫情期间是锻炼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期,作为父母,如果只看到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并不断唠叨,这会让孩子越发烦躁,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因为和家长闹脾气索性不学了。增强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前提是家长要相信孩子并留给孩子一部分空间。

No.3父母如何调节自身情绪

在任何时候都要知道你的情绪是合理的、正确的,要接纳自己的情绪,分析一下,这个情绪作为信号,想要告诉你自己什么事情。不同的情绪都是信号。情绪和行为是有所区分的,如果愤怒时打人,可以说愤怒没有错,错的是打人行为。愤怒了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同时捍卫自己的权益。处理情绪可以试试下面几种方法:

一、隔离情绪法

隔离情绪法的三个关键词:转身、闭眼、深呼吸。具体来说,当家长看到孩子的一些行为让自己愤怒至极即将爆发时,迅速转身,眼不见心不烦。随后闭上双眼,闭目养神。接着做几个深呼吸,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持续三分钟以上,烦躁愤怒的情绪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平复

7.png

二、内在认知转变法

● 缓解亲子矛盾一方面要调整家长外在的行为,另一方面还要调整自己内在对孩子的认知。许多家长觉得自己把孩子生下来养育长大的过程非常辛苦,所以当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自己预期时就会有抱怨情绪产生。对此,如果家长尝试转变观念,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当作自己人生中的小伙伴,共同成长,互相陪伴,如此一来,家长的焦虑情绪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6.png

三、把握亲子沟通原则

(1)话不过三: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家长说过的话最好不要重复三遍,重复三遍以后就会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绪。

(2)时不过三:说话的时间不要超过三分钟,超过三分钟可能会迎来情绪的累加。

(3)事不过三:一次交代孩子的事情不要超过三件事,一次布置太多任务孩子处理不好。

四、亲子沟通禁忌

(1)以“你”开头的命令式语气是不可取的,亲子沟通时家长要采用缓和一些的语气进入。平等对话,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感觉。

(2)家长“自说自话”是不可取的,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不要一直讲“我觉得,我认为”,我们也要听听孩子的想法。

(3)拿“别人的孩子”作比较也是不可取的,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经常说别人家的孩子好会摧毁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产生自我怀疑,甚至自卑。

五、学会表达情绪

这个方法有三个要素:事实、情绪、需要

你可以先描述一下事实,然后把你的情绪表达一下,最后说出自己的需要和希望。当你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你的怒气将更有针对性,直击目标。既表达了愤怒,同时又把需要表达了出来。

8.png



资料来源:北京卫视《老师请回答》节目

资料整理中科院心理学博士韩茹

视频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