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动态】守护心灵成长 赋能教师健康——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工作生活中的情绪把控
作者:校工会 文:赵江艳 图:校工会 审核:陈丽珠、唐凌 点击:3645 日期: 2024/11/7 16:00:50

为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帮助教师缓解自身的不良情绪,提高幸福感和获得感,营造和谐愉快的教育环境。11月6日下午,学校特邀厦门市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韦炜副教授给大家带来以“工作生活中的情绪把控”为主题的心理健康培训。
在活动中,韦炜副教授讲解了情绪存在的意义、为何情绪容易失控以及如何管理情绪三个方面的内容,指出情绪从来不是问题,是物种进化,留给人类的礼物。并结合大多数女教师会面对的产后情绪,及教师课堂中出现的应急情绪,从大脑结构来剖析情绪为何会失控,大脑中的杏仁核,一旦遇到与记忆中相似情绪刺激的场景,杏仁核便会迅速触发警报,几乎不假思索地唤起过去强烈的情绪记忆,导致情绪反应迅速且强烈。情绪是在提醒人生里有些事情出现了,需要去看见,去改变。当我们被杏仁核绑架,我们需要学会“按下暂停键”。
韦炜副教授分享了“按下暂停键”的具体方法,如深呼吸、数颜色、离开当时的环境、纸条仪式、手掌大脑、请别人提醒自己等,这些方法不仅科学有效,更贴近教师工作实际,易于操作,深受老师们喜爱。
最后,韦炜副教授以智慧而实用的建议为讲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他强调要智慧应对情绪,不是一味否定和压制自己的情绪,而是读懂情绪意义并寻找解决方案,并总结了管理情绪的五大核心步骤:(1)当情绪被触发时,要按下暂停键;(2)学会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满足或调整自身需求;(3)向外合理表达诉求;(4)明确自己的情感边界,学会在必要时说“不”;(5)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释放方式,比如:运动、听音乐等。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全体教职工掌握了情绪管理的方法,特别是对自身情绪有了一定的认知。也让我们意识到,作为教师,只有心理健康、心态平稳,乐观宽容,笑对人生,善待每位学生,不断转变自己,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生活质量。讲座同时丰富了全体教师的心理学知识,有利于教师把心理知识巧妙运用到实践中,推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